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培养方案 >> 正文

培养方案

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

时间:2024年03月29日 11:24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主干学科

能建造,081008T,土木工程

二、专业简介

内蒙古工业大学智能建造专业以2023年获批自治区级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学院为依托,政、校、企联合办学,以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为支撑,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自动控制技术等学科发展而来。支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源于1951年成立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是本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200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12年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2017年通过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专业分别于2009、2017年通过住建部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建造专业2023年获批首次招生,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机械等交叉学科相关技术,解决土木工程全寿命期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智能建造专业立足于祖国北部边疆,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理论基础、综合的实践能力,为人朴实、作风务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够选择和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建造装备等多学科工具,探索绿色建造、低碳建造新方法,解决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环节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达到如下具体培养目标:

目标1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恪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能够理解和评价智能建造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目标2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和现代软硬件工具,在多学科环境中解决智能建造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目标3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独立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胜任智能建造领域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工作,能够就复杂工程建造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目标4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洞察智能建造工程相关领域的发展变化,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应用于解决智能建造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判断和表达智能建造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对比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满足智能建造特定需求的施工方案、建造运行管理体系,并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智能建造领域的工程装备、自动化控制、信息化技术等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5. 使用现代工具:具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能够合理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工具和技术,比如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分析软件、物联网技术、自动化设备等对智能建造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模拟、计算、分析和使用,并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理解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行业标准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能够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智能建造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智能建造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在解决智能建造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智能建造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智能建造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智能建造相关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不断寻求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持续获得智能建造领域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适应智能建造新发展,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条: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

下一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