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质量标准

2023-10-10  点击:[]

实验教学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了提高本科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编制2023版培养方案,要求各专业单独设置实验课程或实验模块,以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一、课程目标

(一)非技术能力培养。可体现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导向,注重研究创新、团队协作等非技术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科学、合理,能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

二、实验内容

(一)实验教学内容科学,既重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又重视探究、研究能力的训练,体现课程思政,符合课程目标要求。

(二)实验学时分配合理,内容设计科学,能满足对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能力提升的需要。

(三)各专业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的实验课程比例应达到85%以上;各门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所占比例应达到30%以上;各教学单位每学年新增或改造实验项目不少于10%。

三、实验过程

(一)实验课进程表安排须在学期开始第二周前安排完毕,并通知学生班级。

(二)以能满足实验要求的最低人数为分组标准组织实验教学。每位实验指导教师最多指导的实验学生人数应符合教育部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实验教学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三)实验教学前,教师向学生宣讲实验守则、有关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和纪律教育。

(四)实验教学方法恰当,保障学生的深度学习,保障课程目标的达成有效。

(五)实验过程探究性明确,对探究、研究能力的训练方法合理。

(六)教学实验后,均应布置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均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七)教师对实验报告批改及时、认真、无错漏,符合规范要求,批改率为100%。

四、考核

(一)考核要聚焦学生的学习成效,考核方式方法必须与该实验课程及理论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相匹配;课程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能够反映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考核过程与结果应有助于实现持续改进。

(二)各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进行考核,并在开课前告知学生。

(三)独立开课的实验课,最终的考核成绩作为该门课程的成绩登录到学校教务系统中。

(四)非独立开课的实验其实验成绩纳入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中;当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10%以下者,实验成绩按10%~15%计入课程总成绩,当实验学时占总学时10%以上,实验成绩按15%~30%计入课程总成绩,实验选修课独立计算成绩。

五、实验教师队伍

(一)具有稳定的、结构合理及数量满足实验教学和实验仪器维护需要的实验教师队伍。

(二)实验教师应具备足够的实验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及工程经验。

(三)实验教师和实验员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本实验课程中,能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保障实验教学效果。

(四)实验教师和实验员能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维护,能开发新实验项目及实验自制仪器。

六、支持条件

(一)为学生提供适用的实验指导书等学习资料,有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提供网络课程或资源,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二)独立开课的实验课程,以课程教学大纲的形式编写;课内实验应在课程教学大纲中独立设置章节,明确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内容。

(三)实验设备台套数和功能、实验耗材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四)能够及时进行实验仪器更新及维护,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使用。

(五)安全和环保措施齐备,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清洁,给学生提供适合的实验教学环境。

七、教学效果

(一)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良好。

(二)学生对本门实验课程学习的收获体验良好,满意度较高。

八、达成评价

(一)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合适。

(二)参与评价的各环节有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能够有效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

(三)评价结果用于后续实验教学过程的改进,且能证明持续改进有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