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实验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资源 > 实验教学大纲 > 正文

《工程测量A》课程标准

2019-09-18  点击:[]

五、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    绪论   (课堂教学2学时)

1、主要内容

1)测量学的任务及其作用

2)空间点位的确定

3)测量三要素

4)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5)测量的程序和原则

2、重点

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测量的定位元素和原则,地球曲率对定位元素的影响。

3、教学要求

了解测量学的总体概述、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为后续各章的深入学习铺平道路,提供主菜单。要求了解工程测量的任务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掌握测量坐标系中的相关定义和概念,充分认识定位元素和定位方法在测定空间点位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第二章  水准测量  (课堂教学4学时)

1、主要内容

1)水准测量原理

2)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3)水准仪的使用

4)水准测量的外业

5)水准测量的内业

6)精密水准仪和水准尺

7)自动安平水准仪

8)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9)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

10)数字水准仪简介

2、重点

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实施程序及测站检核、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测量误差的消除方法、水准仪的操作与检校原理。

3、教学要求

掌握水准测量的相关知识点,做好水准测量实施前的技术准备,通过水准测量的实验,达到独立操作水准仪,完成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检核、成果整理所必须具备的实验能力。

(三)第三章   角度测量(课堂教学3学时)

1、主要内容

1)水平角测量原理

2DJ6级光学经纬仪

3DJ2级光学经纬仪

4)水平角观测

5)竖直角观测

6)水平角测量的误差

7)经纬仪的检验校正

8)电子经纬仪简介

2、重点

测角原理、读数方法、测角方法、仪器的操作与检校原理、测角误差的消除方法。

3、教学要求

了解经纬仪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用途,掌握测角方法。通过实验,达到独立操作经纬仪,完成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检查、成果整理所具备的实践能力。

(四)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课堂教学3学时)

1、主要内容

1)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2)直线定向

3)方位角的测量

2、重点

钢尺的一般丈量与精度计算,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的定义和相互间的换算关系;正反方位角的关系、方位角的推算。

3、教学要求

了解距离丈量的原理,全站仪原理。了解直线通过方位角与坐标纵轴发生关系,从而将直线纳入坐标系统,进而确定了直线方位和直线上各点的坐标位置。

第五章电磁波测距仪与全站仪(课堂教学1学时)

1、主要内容

1)测距仪的工作原理

2)全站仪的简介与使用

2、重点

了解全站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3、教学要求

通过全站仪的使用,掌握全站仪测量的基本技能。(如测角度、距离、高程、坐标及放样功能)

(六)第六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课堂教学2学时)

1、主要内容

1)测量误差概述

2)算术平均值

3)衡量精度的指标

4)误差传播定律极其应用

5)权

2、重点

误差的定义、分类、特性、影响及其处理方法,算术平均值原理、似真差及其特性,中误差的定义、计算,误差传播定律。

3、教学要求

了解误差的来源、种类、分布、性质、传播规律等相关的理论,掌握处理误差的原则和方法。

(七)第七章    控制测量  (课堂教学3学时)

1、主要内容

1)控制测量概述

2导线测量

3)小三角测量

4三、四等水准测量

5三角高程测量

2、重点

建立控制网的原则、方式和作用,坐标正算和反算、闭合导线和符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3、教学要求

了解控制测量的类别、建网原则、布网方式、精度等级,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和内业计算,了解三角网的内外业,加深三四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实施要点的认识,了解坐标换带计算的方法。

(八)第八章    大比例地形图的测绘(课堂教学1学时)

1、主要内容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地形图的测绘

2、重点

比例尺精度、等高线原理、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貌,碎部测量的方法,地形图的绘制。

3、教学要求

掌握地形图比例尺的定义、分类和比例尺精度的概念,了解地形图的分幅、图外注记,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碎部测量和等高线的勾绘,了解现代地形图绘制的方法。

(九)第九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课堂教学2学时)

1、主要内容

1)地形图的识读

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3)图形面积的量算

4)按一定方向绘制纵断面图

5)在地形图上按限制的坡度选定最短线路

6)在地形图上确定汇水面积

7)地形图在平整土地中的应用

2、重点

测定图上点位的坐标、高程,测定直线的距离、方向和坡度,按已知坡度选最短线路,绘制已知方向断面图,确定汇水面积,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

3、教学要求

掌握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以及在图面上根据工程要求和场地大小估算土方量。

(十)第十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课堂教学1学时)

1、主要内容

1)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3)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2、重点

定位元素及高程的测设。

3、教学要求

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方法,测设已知距离,水平角和高程。运用定位元素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掌握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的方法。

(十一)第十一章   道路中线测量(3学时)

1、主要内容

1)中线测量概述

2)交点和转点的测设,道路中线的概述及转角、里程桩的设置

3)圆曲线的测设

4)虚交、复曲线,回头曲线的测设

5)缓和曲线的测设

6)道路逐桩坐标计算、全站仪测设道路中线

2、重点

曲线的测设及缓和曲线的测设方法。

3、教学要求

了解施工测量的任务、原则、特点和它的工作实质;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方法,测设各种曲线。

(十二)第十二章路线横、纵断面测量(2学时)

1、主要内容

1)概述

2)基平、中平测量

3)横纵断面测量

4)施工测量

2、重点

中平及横断面测量。

3、教学要求

掌握测量纵横断面的基本工作方法。利用中线测量所测设的中桩,运用所学知识,测设路线的横纵断面。

(十三)第十三章桥梁工程测量(1学时)

1、主要内容

1)概述。

2)桥位控制测量,轴线纵断面测量。

3)比降测量,施工测量。

2、重点

桥位控制测量,施工测量。

3、教学要求

利用前几章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仪器技能,掌握基本的桥位控制测量,墩、台基础及细部施工放样。

(十四)第十四章隧道测量(1学时)

1、主要内容

1)概述。

2)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

3)地下控制测量、施工测量

4)贯通误差分析

2、重点

隧道洞内外控制测量及洞内中线测量,隧道开挖断面测量,隧道贯通误差分析。

3、教学要求

利用第七章、第十一章等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仪器技能,掌握隧道洞内外控制测量及洞内中线测量,隧道开挖断面测量。

第十五章  “3s”技术简介

主要内容

1)概述

2)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坐标系统

3)GPS测量的实施及应用

4)GIS与RS技术简介

53S集成技术与应用简介

2、重点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GPS测量的实施及应用。

3、教学要求

通过对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坐标系统的了解,掌握GPS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3S在交通土建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六、实践教学内容要求

序号

类别

名称

学时

备注

1

实验

1.水准仪的使用2.闭合水准路线测量3.水准仪的检验校正4.经纬仪的使用5.水平角观测、竖直角观测6.全站仪的使用 7.全站仪测量

14

七个课间实验,每个两学时

2

实习

地形图测绘,建筑物的放样

两周

全日实习

七、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

八、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 合肥工业大学主编.《测量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教学参考书

[1] 覃辉主编.《土木工程测量》.第一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主编.《测量学》.第三版.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九、编制说明

编制者:刘霖                    课程负责人:崔亚楠

 核:李永                          准:郝贠洪          

编制时间:20176

上一页 [1] [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