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
    
    
 (一)绪论(2学时)
   
 1、主要内容
   
 (1)介绍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2)介绍本课程与相关后续专业课的关系。
   
 2、重点
   
 (1)深刻理解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3、教学要求
   
 了解本学科和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关系
   
 (二)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学时)
   
 1、主要内容
   
 (1)讲授三相组成、颗粒特征、结构;
   
 (2)讲授三相指标换算; 
   
 (3)讲授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及测定方法;
   
 (4)介绍砂土的密实度;
   
 (5)重点讲授土的工程分类;
   
 2、重点
   
 (1)三相指标换算,
   
 (2)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及测定方法。
   
 3、教学要求
   
 理解掌握三项指标的计算,了解土的工程分类方法,掌握液塑限测定方法。
   
 (三)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学时)
   
 1、主要内容
    
 (1)介绍键力的基本概念;
   
 (2)介绍粘土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重点讲授双电层概念;
   
 (3)讲授粘性土的工程特性及工程改良。
   
 2、重点
    
 (1)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及改良方法
   
 3、教学要求
   
 了解键力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双电层的概念,掌握粘性土的工程改良方法。
   
 (四)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2学时)
   
 1、主要内容
    
 (1)讲授土的毛细性;
   
 (2)讲授土的渗透性,重点讲授土的动水利破坏;
   
 (3)讲授土在冻结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和积聚(冻胀问题)。
   
 2、重点
   
 (1)动水力破坏的原因
   
 (2)地基土的冻胀原因
   
 3、教学要求
   
 理解毛细水的特点,理解掌握动水力破坏的机理和工程防治措施,掌握地基土的冻胀机理及防治措施。
   
 (五)土中应力计算  (2学时)
   
 1、主要内容
    
 (1)讲授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2)讲授基底压力的分布于计算;
   
 (3)讲授布辛尼斯克解;
   
 (4)讲授分布荷载作用时土中的竖向应力计算; 
   
 (5)讲授有效应力原理。
   
 2、重点
   
 (1)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2)布辛尼斯克解的结果
   
 (3)分布荷载作用时土中的竖向应力计算
   
 (4)有效应力原理
   
 3、教学要求
   
 掌握自重应力计算;掌握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计算;掌握有效应力原理的概念。
   
 (六)土的压缩性和沉降计算  (4学时)
   
 1.主要内容
   
 (1)讲授土的压缩性,重点讲授土的压缩性试验方法与指标;
   
 (2)重点讲授分层总和法、应力面积法计算地基沉降; 
   
 (3)讲授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2、重点
   
 (1)分层总和法、应力面积法计算地基沉降
   
 3、教学要求
   
 掌握压缩试验的方法和压缩指标,理解掌握分层总和法及应力面积法计算地基沉降;掌握固结计算。
   
 (七)土的抗剪强度  (3学时)
   
 1.主要内容
   
 (1)讲授土的强度理论;
   
 (2)讲授库伦-莫尔抗剪强度理论与强度指标,重点理解极限平衡条件; 
   
 (3)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
   
 2、重点
   
 (1)库伦-莫尔抗剪强度理论与强度指标,重点理解极限平衡条件
   
 3、教学要求
   
 掌握土的强度理论,理解抗剪强度试验的过程和方法,掌握用极限平衡条件判定土的应力状态,了解土的有效抗剪强度指标。
   
 (八)土压力的计算  (2学时)
   
 1.主要内容
   
 (1)讲授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2)讲授用极限平衡条件推导朗金法计算土压力的公式;
   
 (3)讲授库伦法计算土压力;
   
 (4)讲授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土压力计算。
   
 2、重点
   
 (1)用极限平衡条件推导朗金法计算土压力的公式
   
 (2)库伦法计算土压力
   
 (3)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土压力计算
   
 3、教学要求
   
 掌握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理解车辆荷载引起的土压力。
(九)土坡稳定分析  (2学时)
   
 1.主要内容
   
 (1)讲授砂性土坡稳定分析;
   
 (2)讲授粘性土土坡稳定分析。
   
 2、重点(1)粘性土土坡稳定性分析
   
 3、教学要求
   
 理解砂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分析的方法,掌握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十)地基承载力  (2学时)
   
 1.主要内容
   
 (1)讲授临界荷载与临塑荷载的计算;
   
 (2)讲授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3)讲授按规范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
   
 2、重点
   
 (1)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2)按规范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
   
 3、教学要求
   
 理解临界荷载与临塑荷载的计算;掌握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了解规范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十一)土的动力性质和压实性  (1学时)
   
 1.主要内容
   
 (1)讲授土的压实性,重点讲授细粒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及压实机理;
   
 (2)讲授土的动力特性,重点讲授砂土、粉土的振动液化;
   
 2、重点
   
 (1)细粒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及压实机理
   
 (2)砂土、粉土的振动液化
   
 3、教学要求
   
 了解土的动力特性,掌握压实机理及方法,理解掌握地基土液化的机理及防治措施。